建築之美-東大路思義教堂建築之美-東大路思義教堂 一、建築的意念與構成 從歷史的的角度來看,建築是人類社會文化的一面鏡子。建築有三種作用,即(1)界定作用,能區隔內、外環境。(2)自明作用,即領域感和認同的作用。(3)保護作用,也就是防禦功能使安全感的作用。 這三種作用之實用功能和象徵意義,使人得以具象化和象徵化他們在社會文化上的需求。因此,建築對人產生意義。 這種意義,以歷史的眼光瀏覽建築時,建築傳達的訊息,即是反應某些社會文化事實所顯現出的結晶體。建築形象的表達方式,是某社群成員構築建築實體時所運用的觀念和程序。這些觀念和程序就是該社群的社會文化次序轉化為有形實體的要素。 這種轉化的工具,就是所謂的建築語彙,包括三類,即構築成的造型,組織化的空間,以及建築物的類型。建築語彙有意義,來自社會文化的共識,使建築成為有意義的集體表徵物,而不只是自然材料的堆積而已。在建築構成的造型及組織化的空間可分成意圖、空間、形體與視覺四種語彙,組成一個有序的整體空間。當建築的具體形象完成,再透過人的視覺及認知。使建築的形象產生某種意象,使人能夠透過視覺區別並感受出不同的建築類型所獨具的不同風格,基於此種觀點,我們欣賞建築,才能詮釋其藝術之美。 建築既是文化藝術的表現,至於有關傳統與創新的觀念,如日本建築設計大帥丹下健三,對於藝術的傳統與現代化之爭論,他認為;「傳統本身無法構成一種文化創造的力量,它總是潛在著傾向形式化的危機。欲將傳統導入創造之途,我們非有否定傳統,阻止傳統形式化的新力量不可。傳統的破壞房屋貸款,是無可避免之事,然而光是破壞,也無法創造新的文化形式,必須另有控制此一被破壞力量的力量,防止它盡掃傳統為廢墟才可。傳統與反傳統辯證上的統一,即為創造的結構。」是一種建築創作的精神。二、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之美 茲舉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為例,以詮釋台灣現代建築之美。 路思義教堂,在台灣建築藝術上,是一件難得令內行人「叫好」又讓外行人(觀眾)「叫座」的作品。也是現代世界性建築典範的一棟建築物。 在建築專業上,其對於理論和思潮有著清晰的表達。在結構力學和空間造型的結合上,也相當完美;而大眾的觀感上,又能讓人感受到她那上揚的曲線和上帝的關係,以及讓人喜愛她那優美的造型。 路思義教堂的設計理念,延伸自東海大學的校園規劃理念。 東海大學的創設,是由「中國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贊助創辦的高等教育學府。該董事會原在中國設立的十三所教會大學,1949年中共統治大陸及反美的浪潮下,教會在大陸的教育事業遂陷於停頓。 此時,台灣熱心教育的教育界與教會人士,建議在台灣創辦一所理想大學,藉以延續基督教在華教育事業,以及繼承中國大陸十三所教會大學的優良傳統。於1953年獲允設立,並擇址於台中大度山上,,且以該地適在台灣海峽之東而名為「東海」。 在東海創辦之初,董事會明示東海大學的校舍,要實用而不虛飾,但非一無特色,因此,延聘旅美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負責建築設計與校園規劃。貝氏為使作品可以更為理想,於是商請當時同在美國的張肇康與陳其寬兩位共同設計。他們希望藉由這個機會,找尋出中國建築的精髓來完成一所現代學府。陳其寬在擷取中負債整合國建築配置空間所形成的關係與變化之特色,規劃了極具中國文人氣息的校園環境。所以要欣賞東海校園景觀,必須親身體會其內部空間的變化。 而張肇康則用心在為「擷取地方材料,增添本土人文色彩」及在「細部硬朗襯出整體風貌」下功夫。表現出傳統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守法,活化傳統建築元素與語彙的運用。 1957年8月定案模型完成的路思義教堂,也是延續這個意念,教堂的主設計者陳其寬,以倒置的木船造型靈感是來自多位參與者意見的集大成。 教堂以四片三度曲面板構成,屋簷曲面採用當時流行的「薄殼建築」運用拋物線雙曲面原理的薄殼結構設計。其曲面也吻合中國建築中之屋簷反宇的曲線趣味。 在空間方位的配置,她聳立在一大片草原中其意義是一個「集結的場所」;東西向的座落方位,可以直望到山腳下及整個台中市區和對面的遠山。 原本木構形式的「木船」設計後來考慮到台灣氣候,而改為混泥土建築,在混泥土施工中,,有趣的是,負責營造的吳艮宗,深知台灣寺廟營造的觀念,為要求嚴格的混泥土配比成分、砂石、水泥和水的比例,都經過仔細的磅量。而且砂石都經過粗細篩選與清洗。為此無艮宗特別叮嚀工人說:「拜託一下我們台灣人叫天公廟,美國人叫教堂,這間砌好是要給神住的,我們將石子、 沙子洗乾淨,將這座教堂蓋的最讚,不是很好嗎!」 教堂外貼黃色琉璃面磚的設計是每隔一排便有類似乳突的釘頭裝飾出現。這是來自地方傳統的靈感。在台灣傳統民宅的山牆瓦片上,都打有釘頭,然後再用混泥土覆蓋起來。教堂面磚採用「突點」設計,是希望藉此釘頭所形成的線條,把雙曲面的曲度,更清晰的表現支票貼現出來。至於採用菱型,為的是與內部菱型格子量樑相互呼應。使用黃色是中國宗教建築的正統色。 教堂的外觀,從正面看,最寬的底部與最高點間,大致為一等邊三角形,符合視覺穩健的要件。由於曲面邊樑,厚度適中,外觀上不但表現了曲面的輕快,同時有一種必要的量感。當然,由正面或前方四十五角度內觀看,最能表現曲線「型」的美。牆與地面接觸的四周,設計成凹槽,一則以利排水,再則使教堂的四個屋面,產生有如地底冒出的意象。 內部空間:進入教堂後,視線將自然而然的沿著屋面上升,上升到屋脊的天窗,更延伸於無極的太空。天界的感召,空靈的境界,油然而生。樓板部分有如拖盤,與屋面不相連接。結構部分,內外各成一體,條理分明。遇有震動伸縮時,可互不影響,教堂內部的格子樑順著曲壁弧度直接顯現,穿過「一線天」的窗口,視覺無限延伸。玻璃窗子的分割比例極佳,由下往上的間距漸大,消弭格子樑原有的壓迫感,形成穩重上升的美感。 路思義教堂的設計,兼具傳統與創新的想法,誠如東海大學建築系洪文雄老師認為:「傳統的道家思想中有『無而後有』『虛而後實』的說法,闡述於建築上,便是從『無柱、無樑、無牆』的過去,到今日的,『有柱、有樑、有牆』,而路思義教堂的薄殼結構,則向前推至『亦柱、亦樑、亦牆』的新意義。」民國六十三年郵政總局特別將其列為台灣風景區郵票中的一張,廣為流傳。」因此,路思義教堂不只是一棟建築物而已,更是一棟具有「文化資產」的建築價值,亦為台灣建築之美的見證。 山東海風信用貸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d91zdmf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